编辑时间:2025-04-01
你公司《关于报批申请》(晋****国道发〔2025〕10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起点位于晋蒙省界得胜堡西顺接既有国道208,途经**市**区、**区、**区和**市**市,终点位于**市王家堡接现有国道208线。项目由国道208主线、国道109线**区段、国道109线**区段、**国际陆港连接线组成。国道208主线全长104.21公里,包括改扩建26.71公里,改线**77.5公里,建设内容:路基86.087公里,桥梁51座,隧道1座,服务区1处,匝道收费站2处,养护中心2处、****中心1处、隧道管理站1处,建设标准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80公里/小时;国道109线**区段全长8.495公里,全部为**路段,建设内容:路基6.859公里,桥梁5座,建设标准为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国道109线**区段全长10.076公里,
全部为**路段,建设内容:路基9.116公里,桥梁3座,建设标准为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国际陆港连接线全长9.657公里,全部利用现状省道301线进行路面改造。项目总投资约80.0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5007.656万元。
项目符合《**省省道网规划(2021年-2035年)》、省道网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求。****规划院评估报告(晋环研〔2025〕24号),在全面落实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本批复要求的前提下,项目实施导致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减轻。我厅原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论和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一)生态影响。项目穿越****国家森林公园一般游憩区、**口泉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育区等环境敏感区。沿线植被类型主要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丛、草原、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和栽培植被,无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有黑鹳、苍鹰、白尾鹞、大鵟、白琵鹭、鸳鸯、大天鹅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项目施工、运营等将对相关区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声环境影响。项目评价范围内共有声环境保护目标21个,全部为村庄。项目实施将对周边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三)水环境影响。项目以桥梁形式跨越御河、坊城河等多条河流。****水库水源地陆域二级保护区、**区堡子湾集中供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项目产生的施工废水、隧道涌水、生活污水将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暂存场所等区域,一旦发生渗漏,将对地下水环境等造成不利影响。
(四)其他影响。项目施工期产生扬尘、固体废物等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污染物渗漏等可能导致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存在一定环境风险。
三、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进一步优化选址选线,尽量避让环境敏感区,对确实无法避让的,结合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要求和主管部门意见,进一步强化相关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工程占地和施工范围,生态敏感区内严禁设置取土场、弃土(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工程,施工边界两侧全部设置防护网。临时堆土进行压实覆盖,设置临时排水沟、沉砂池。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恢复和补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运营期在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路段设置警示标志牌与野生动植物宣传牌,设置限速、禁鸣和远光灯限制标志。隧道进出口、路基段进行景观绿化,落实生态恢复与生态补偿措施。
(二)严格落实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采取挡护、减振等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临近村庄夜间不得施工。运营期采用低噪声路面,对沿线噪声超标的10处敏感点采取设置声屏障或安装通风隔声窗措施。后续开展降噪效果跟踪评估,必要时强化相关措施,确保满足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维护沿线公众合法权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线路两侧用地的规划控制和优化调整,噪声预测超标范围内不得**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
(三)严格落实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路段桥梁施工采用钢板围堰法施工工艺,泥浆晾干后与钻渣一并运至附近弃渣场处置。对地下水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供水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得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影响。隧道施工应严格清污分流,采用施工废水与隧道涌水分质处理,减少施工废水产生量,隧道进出口施工**各设置中和池、隔油池和沉淀池,对隧道施工废水进行中和、多级沉淀处理,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隧道施工作业或施工降尘,不外排。****服务区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站区抑尘洒水和绿化,建设集水池用于“冬储夏灌”,不外排。
(四)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采取边界围挡、物料遮盖、场地洒水、运输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减少施工扬尘。按照**市、**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有关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沥青拌合站周边300米范围内、基层拌合站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有居民区分布,且均位于所在地主导风向下风向。沥青加热采用电加热,储罐沥青烟废气和搅拌过程产生的沥青烟废气分别经负压集气装置收集后,采取“旋风除尘器+电捕焦油器+布袋除尘器”处理,颗粒物、沥青烟排放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沿线站区采暖应采用清洁能源,不得**燃煤锅炉。
(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置,弃土(渣)送选定的弃土(渣)场。堆渣采用从低到高、逐层碾压堆弃的方式处置。废焊条、废钢筋等回收利用,设备、车辆维修产生的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棉纱等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并规范设置危废贮存点。废混凝土、生活垃圾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置。
四、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运营期穿越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跨越河流路段作为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重点防范路段,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严格限制有毒有害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加固加高护栏,设置警示标牌、**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和事故水收集池等,如发生水体污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妥善处理。****服务区应储备足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物资,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减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你公司应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主动回应公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项目穿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环境敏感目标,应取得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在相关区域建设。
六、我厅委托省****执法总队、****环境局、****环境局、****环境局**、**、**分局、****环境局**分局,负责该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你单位在收到本批复后1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送上述部门,并按规定接受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
2025年3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