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生产能力核定及矿井技术改造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限5个工作日(2025年1月27日-2025年2月8日)。
联系电话:0358-****709****审批局审批一组)
通讯地址:****服务大厅****审批局审批一组)
邮编:033000 邮箱:****@126.com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说明链接 |
1 | ****生产能力核定及矿井技术改造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 **省离**区北部12km处下安村一带 | **** | ****研究院****公司 | ****生产能力核定及矿井技术改造项目变更原环评对比,增加上组煤03、5号煤层的开采,以及03和5号煤层井下开拓工程;首采区由63、102采区变为33、102采区;63、103采区工作面均由6个变为5个; 取消黄泥灌浆系统,在风井场地**注氮防灭火系统;原煤储存由全封闭筒仓改为全封闭储煤棚;供热热源由集中供热改为采用空气源、供热机组、空压机余热和热风机组等供热;其余同原环评批复。 | 一、主要影响 施工期主要影响为:施工期相对较短,新工业场地目前地面设施大部分已建成,对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主要影响为:生态方面地表沉陷对区域地形和地貌的改变较小;环境空气方面原煤储存、输送转载等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粉尘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水环境方面项目正常工况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对北川河影响较小;固****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掘进矸、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声环境方面主要机械正常运行产生的噪声。 二、工程主要采取的环保措施 1.防止废水污染土壤 拆除活动应充分利用原有雨污分流、废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对拆除现场及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水(含清洗废水)、污水、积水收集处理,禁止随意排放。没有收集处理系统或原有收集处理系统不可用的,应采取临时收集处理措施。物料放空、拆解、清洗、临时堆放等区域,应设置适当的防雨、防渗、拦挡等隔离措施,必要时设置围堰,防止废水外溢或渗漏。对现场遗留的污水、废水以及拆除过程产生的废水等,应当制定后续处理方案。 2.防止固体废物污染土壤 拆除活动中应尽量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对遗留的固体废物,以及拆除活动产生的建筑垃圾、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需要现场暂存的,应当分类贮存,贮存区域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渗漏(如水泥硬化)等措施,并分别制定后续处理或利用处置方案。 3.防止遗留物料、残留污染物污染土壤 识别和登记拟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中遗留物料、残留污染物,妥善收集并明确后续处理或利用方案,防治泄露、随意堆放、处置等污染土壤。 (二)运营期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沉陷区进行生态恢复和补偿,按照“以防为主、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合理利用、恢复植被、协调发展”的原则,矿方应及时采取简易的人工裂缝处理措施,尽量避开大型机械碾压的机械治理措施;尽可能减少破坏原生植被避免引起土壤沙化,沉陷土地填充裂缝后不进行大规模的整地,进行穴装整地,植被恢复后进行抚育管理,确保林草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废气污染物治理措施 原煤采用**全封闭储煤棚储存,原煤输送采用**全封闭输煤走廊,煤流落差处设喷雾除尘。对运输车辆进行统一管理,采用封闭式车厢或其他封闭形式,防止抛洒碎屑;厂区出口设洗车平台,厂区及附近的道路经常洒水抑尘。 3.废水治理措施 ****处理站采用“高效除油沉淀池+DH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超滤+消毒”处理工艺,矿井水经处理后优先回用于井下洒水、地面降尘洒水、储煤棚洒水、转载点降尘洒水、洗车平台用水等,剩余部分通过排污口达标外排。 ****处理站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绿化用水、道路洒水、地面降尘洒水、储煤棚洒水等,不外排。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对产噪设备采取置于隔声性能良好的车间、安装减振基础、加强相关管理等措施。 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掘进矸不出井,原****煤厂洗选,矸石由其处置;****处理站煤泥晾干后掺入末煤产品销售;****处理站污泥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分处置;生活垃圾由场地内的垃圾箱分类收集后,定期送往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妥善处置;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贮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 http://www.****.cn/xinwen/****178.html |